1. <sub id="ectgd"><strong id="ectgd"></strong></sub> <acronym id="ectgd"></acronym>
            <delect id="ectgd"><em id="ectgd"></em></delect>

            中醫如何給孩子看?

            發布時間:2015-09-07 17:50:37    作者:    來源:    瀏覽:46215
             
            大家知道中醫看病講究的是四診“望聞問切”合參 ,即綜合望診、聞診、問診、切診的收集到的有關孩子病情的資料進行辨證分析,處方用藥。但是由于兒科孩子的特點,在中醫 “望聞問切”四診中有所側重。因小嬰幼兒不會說話,年長的孩子也不能用語言正確表達自己的病痛,加上家長的代述也不能完全正確表述自己孩子的病痛,古代將兒科稱為“啞科”。加上小兒就診時,容易哭鬧影響呼吸氣息,脈象、心率受到干擾,因此在兒科又特別重視望診,望診為首;問診
            繼之;切診、聞診則次之。
            中醫兒科望診都主要望些什么內容呢?
            1.首先是望神、色:小兒臟腑嬌嫩,反應靈敏,臟腑的病證與氣血陽的變化更容易表現于外,不象成人皮膚容易受到年齡、環境、情緒諸多影響,比較能夠正確反映孩子的臟腑病證與氣血陰陽變化的狀況。望神是看小兒精神狀態的好壞以判斷孩子氣血的盈虧,從而可以測知孩子的臟腑功能狀態、病情的輕重、及疾病的預后。望色是看孩子皮膚的顏色、主要是面色,孩子的面色以榮潤光澤為正常。有些患病的孩子面色枯黃或晦暗無光澤,老百姓稱之為面色“發銹”,有些患病孩子的下眼瞼處發暗或浮腫似有眼袋,中醫稱之為 “氣池暗”。 
            2.望形態:主要觀察孩子形體的強、弱、胖、瘦和身體姿態。例如缺鈣佝僂病的孩子頭發稀少,囟門閉遲,甚至可見到頭大方顱;營養不良、嚴重厭食的孩子可以見到身體瘦弱,發育滯后,身高、體重均不達標,腹部膨大脹氣,頭發稀少額頭上青筋顯露。“姿態”指孩子活動和安靜時姿態,可以反映孩子臟腑、陰陽總體的平衡協調狀態,通過觀察孩子身體各部位動態變化、表現,推斷出某些疾病。
            3.望舌:醫生要觀察孩子的舌體、舌苔、舌質情況,正常兒童舌象是舌體靈活、淡紅潤澤、伸縮自如、舌苔薄白。有些患病的孩子出現地圖舌、楊梅舌或積食的孩子出現舌苔厚膩,口中有酸腐的氣味等。此外還要觀察孩子的目光有無神采、瞳仁眼瞼的變化;鼻腔有無鼻涕;口腔中咽喉、扁桃體的情況等。
            望診還包括觀察孩子皮膚的情況,是否光滑潤澤,有無皮疹等等。
            中醫兒科問診都主要問些什么內容呢?
            除了常規的問寒熱、出汗、頭身、二便、飲食、睡眠外,兒科特別要問年齡,因為有些疾病在特定的年齡段發病,而且兒童用藥按年齡計算體重給藥。還有像胎產史、家族史、喂養史、生長發育史、預防接種史、 過敏史等都與某些兒童疾病關系密切。
            中醫兒科聞診都主要聞些什么內容呢?
            1.首先聽孩子呼吸聲:是否均勻平穩,有無氣粗、氣急、哮鳴喘息。
            2.聽孩子的啼哭聲:聲弱為虛,響亮為實,有無夜間驚叫啼哭。還有孩子饑餓時是邊哭邊吮乳狀。
            3. 聽孩子咳嗽聲:咽炎的咳嗽是干嗽少痰頻作;咳嗽劇烈、有回鉤聲是百日咳;咳嗽像小狗叫的犬吠樣咳嗽是喉炎;突發的孩子刺激性嗆咳要考慮是否有氣管異物等。
            中醫兒科切診都主要有哪些內容呢?
            1.切脈:小兒脈診因寸口短,可以一指定三關。小兒脈搏較成人快。小兒脈象分浮、沉、遲、數、滑、有力、無力。
            2.指紋:指紋是孩子食指虎口的橈側淺靜脈,分為風關、氣關、命關。3歲以內的小兒以看指紋替代脈象。診察時用手指從命關推向風關。正常的指紋是淡紫隱隱而不顯。
            3.按診:包括按察孩子的頭顱大小、囟門閉合情況;按察頸腋檢查孩子的淋巴結的情況;按察孩子胸腹有無觸痛、壓痛、包塊等。按察孩子四肢、皮膚有無水腫、肌肉結實松軟;手足頭額冷熱等。
            總之中醫給孩子看病是根據臨床收集來的四診“望聞問切”合參 ,即綜合望診、聞診、問診、切診的收集到的有關孩子病情的資料,配合臨床必要的化驗檢查,運用中醫理論進行辨證分析,處方用藥。因此家長帶孩子看病來時,就需注意觀察和收集上述情況,提供給醫生。
            小貼士
            家長帶孩子看中醫需要注意的問題:
            1、帶孩子看中醫不要給孩子化妝、刮舌苔,有些小姑娘愛漂亮,愛涂抹腮紅、唇膏之類的化妝品,孩子化妝后掩蓋了原本的口唇顏色、面色;有的家長給孩子刮舌苔,這些都不利于醫生做出準確判斷;
            2、帶孩子看中醫時不要給孩子吃東西、喝飲料。就診時孩子滿口食物,醫生看不清舌頭的顏色和舌苔,或是醫師給孩子看嗓子時孩子哭鬧容易把口中的食物嗆到氣管中發生危險。孩子喝了帶顏色的飲料或吃了彩色的糖果,伸出的舌頭五顏六色,也會影響醫生的辨證治療。
            3、對于有些膽小的孩子,特別怕醫師看嗓子,有些家長一來看病就聲明不讓醫師用壓舌板,即加重了孩子的恐懼感,也對孩子的病情診斷非常不利。家長應淡化這個問題,平時在家要訓練孩子張嘴發“啊”的聲音,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適應了。
            4、家長在敘述病情時,要說最希望解決的問題,即抓主要矛盾。特別是有些病情比較復雜的情況下,中醫治病要分清輕重緩急,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有的家長希望所有問題都一次性解決,是不切實際的。還有家長喜歡在醫師開處方的時候問問題,非常容易打斷醫師對孩子病情的分析、辨證思路,而影響治療效果。
            5、家長的家庭護理要配合醫師的治療,俗話說疾病“三分治、七分養”就是這個道理。特別是孩子的許多疾病都與日常生活中的喂養方法、家庭養護的有很大關系。(北京中醫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鄭軍)
             
             
             

            友情鏈接: 政企建站達川區衛生局

            達川區中醫醫院 版權所有 2015-2016  地址:達州市達川區萬達路492號
            公安備案號:51170302000097 工信部備案號:蜀ICP備19008826號-1
            技術支持:大亞網絡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久久18|亚洲国产精品狼友在线观看|99国产综合精品女|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1. <sub id="ectgd"><strong id="ectgd"></strong></sub> <acronym id="ectgd"></acronym>
                    <delect id="ectgd"><em id="ectgd"></em></delect>